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员工风采
TRUST KING CULTURE

本质

大字小字2015年12月3日

世界之最,万物聚生,眼中所见,耳中所闻,你确定都是真的吗?

树本是树,经过人类的加工成为桌椅、艺术品、樑柱、柴火等等的时候,它还是一棵树吗?如果它还是一棵树,那它不会长高,不会长枝芽,也不会呼吸。没有了生命,它是不是就失去了树的本质?但,不管被人类怎么加工过,人们的潜意识依然认定它就是一棵树,这时,难道说它没有树的本质吗?

“本质”在百科上的释义,即: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,它可使人们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新活动。

如此以来,它还是一棵树,只是加工后,披上了一层面纱罢了。

具体到我们的日常工作,我们也会被我们平日的所见所闻误导,无意间的某件事、某句话就可能造成同事/伙伴间工作上或关系上的误会?究其原因,无非有人在过程中对事件进行了加工,就如同树的本质,通过加工,在我们眼前折射出来的是桌椅。同样,事件加工后,我们所看到的则是另一个事件,它的本质变了吗?没变。尽管本质没变,但仍可能会改变人们对它的结论。

举个例子:A跟B说给我一个苹果;B没有苹果,于是向C说给他一个苹果;C以为B想吃苹果,于是贴心的把皮削了,并把它切成小块摆放在水果盘里,递给了B,B又转给了A,A收到后不解,我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苹果,并不是被切成块的苹果。B当时没明白A的意思,后来,方得知苹果是用来祭神的,这才恍然大悟。好了,我们来分析,这个事件的本质是一个苹果,C在过程中对苹果进行了加工,变成了苹果块,但它还是苹果,本质没变,但人们对整件事件有不同的结论。也许认为BC的理解能力有问题,但他们真的有问题吗,一个苹果切成几块就不是苹果了吗。如果硬是说BC的问题,那我可要说是A的表述有问题,比如,A在跟B表述的时候,如果再增加一句“我打算用苹果来祭神”,把整个事件表述完整,BC不都清楚事件吗?前者A的表述给BC制造了加工的机会,后者BC在理解上扭曲了事件。

其实在工作、生活中,我们往往就是这样,有时扮演制造加工机会的人,有时扮演加工的人,也有时你未必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。其实每个事件或事物的根本,就掌握在自己手中,之所以事件不受所控,无非都是自己提前设定的一个因果,眼前所见,也只不过是从某一个角度折射出来的现象。

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它的本质,本质本简单,本善、本恶,加工多了,自然都会被蒙蔽,使人们看不到它原本的本质。当然,上面阐述的也只不过是我用文字表达的见解罢了,所谓道可道非常道,真正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,未必就是它的本质。认知自己认知本质,或许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门大学问。

(兆霖公司 梁艳芳)

分享打印返回


Copyright © 2014 亚美AG旗舰厅APP下载控股集团 All Right Reserved.  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粤ICP备19114016号

地址:中国·广东省·广州市 东风路268号广州交易广场27楼  电话:020-83311111  传真:020-83362315  信箱:gd-zhongding@163.com